因为专业

所以领先

客服热线
136-9170-9838
[→] 立即咨询
关闭 [x]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应用

传统晶圆清洗工艺结合技术原理与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 1705 Tags:传统晶圆清洗工艺湿法清洗干法清洗


传统晶圆清洗工艺是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环节,主要分为湿法清洗和干法清洗两大类,以下结合技术原理与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一、RCA清洗工艺(主流传统方法)

image.png

RCA清洗是半导体行业沿用最广的湿法清洗工艺,由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开发,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1. SC-1清洗(去除颗粒和有机物)

    • 配方:氨水(NH₄OH)、过氧化氢(H₂O₂)、去离子水(H₂O),比例为1:1:5~1:2:7。

    • 作用:通过氧化和腐蚀循环去除颗粒、有机物及部分金属离子。温度通常控制在70-80℃,处理时间5-10分钟。

  2. SC-2清洗(去除金属离子)

    • 配方:盐酸(HCl)、过氧化氢(H₂O₂)、去离子水,比例为1:1:6~1:2:8。

    • 作用:酸性环境溶解金属杂质(如Fe、Al等),温度约70-80℃,处理时间5-15分钟。

  3. DHF清洗(去除氧化物)

    • 配方:稀释氢氟酸(HF:H₂O=1:50~1:100)。

    • 作用:去除自然氧化层(SiO₂),但对硅基材有轻微腐蚀性,需严格控制浓度和时间(1-3分钟)。


二、湿法清洗技术

1. 化学清洗

  • SPM清洗(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液):用于强效去除光刻胶残留和有机物,温度120-150℃,处理时间5-15分钟。

  • APM清洗(氨水-过氧化氢混合液):针对颗粒污染,通过静电排斥和化学分解去除微小颗粒。

2. 超声波清洗

  • 原理:利用20-40kHz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剥离表面附着的颗粒。

  • 局限:高频超声波可能损伤纳米级结构,需配合低浓度化学试剂使用。

3. 兆声波清洗

  • 特点:采用0.8-2MHz高频声波,减少对晶圆表面的物理冲击,适合高精度清洗。


三、干法清洗技术

  1. 等离子体清洗

    • 原理:在真空环境中通过射频激发气体(如O₂、Ar)生成等离子体,分解有机物和金属污染物。

    • 优势:无液体残留,适合深槽结构清洗,但需避免过高的能量损伤晶圆。

  2. 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

    • 应用:利用超临界CO₂的渗透性和溶解力,清洗深宽比大于10:1的纳米结构,环保且无表面张力残留。


四、其他传统工艺

  1. Piranha清洗(硫酸-过氧化氢混合)

    • 作用:强氧化性去除有机物和光刻胶残留,但腐蚀性强,需严格防护。

  2. 臭氧清洗

    • 原理:紫外线激发臭氧分解有机物,常作为湿法清洗的辅助步骤。


传统工艺的挑战与局限

  1. RCA工艺缺点:化学品消耗量大(如氨水、盐酸),废水处理成本高。

  2. 湿法清洗限制:对高深宽比结构清洗效果有限,易产生废液污染。

  3. 干法清洗成本:设备投资高,工艺参数控制复杂。




上一篇:集成FPGA和DSP芯粒的异构系统级封装(SiP···

下一篇:没有了!

[图标] 联系我们
[↑]
申请
[x]
*
*
标有 * 的为必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