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

所以领先

客服热线
136-9170-9838
[→] 立即咨询
关闭 [x]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应用

功率半导体器件(Si、SiC、GaN)封装工艺及市场应用分析和功率半导体芯片清洗剂介绍

关于功率半导体器件(Si、SiC、GaN)封装工艺及其市场核心应用的详细分析。

引言

功率半导体是电力电子装置的“心脏”,负责对电能进行转换、控制和处理。传统的硅(Si)基器件(如IGBT、MOSFET)已接近其材料理论极限。新一代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凭借其更高的禁带宽度、更高的临界击穿电场和更高的热导率等优异特性,正在掀起一场能源效率革命。

然而,“芯片”本身性能的发挥极度依赖于封装技术。封装不仅提供保护和连接,更是影响器件散热能力、寄生参数(电感和电阻)、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的关键。

image.png


第一部分:功率半导体封装工艺

封装技术从传统的焊接、引线键合,正向更高集成度、更低寄生参数和更好散热性能的方向发展。以下是主流的和先进的封装工艺:

1. 传统封装 (主要用于硅基器件,部分用于SiC)

  • TO (Transistor Outline): 如TO-247、TO-220等。这是最经典的分立器件封装,工艺成熟、成本低。但寄生电感较大,散热能力有限,多用于中低功率领域。

  • DIP/IPM (Dual In-line Package /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 DIP: 双列直插式封装,常见于老旧的低功率模块。

    • IPM: 智能功率模块,将IGBT芯片、驱动电路、保护电路(过流、过热、欠压)等集成在一个封装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紧凑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变频、家电等。

2. 模块化封装 (Si IGBT/SiC Module的主流形式)

  • 标准功率模块: 采用直接覆铜(DBC/AMB)基板、芯片焊接、铝线键合 和 硅凝胶填充 的经典结构。

    • DBC (Direct Bonded Copper): 陶瓷基板(常用Al₂O₃或AlN)上下两面与铜箔直接键合,绝缘性好,导热能力强。

    • AMB (Active Metal Brazing): 使用活性金属钎焊工艺将铜箔与陶瓷(通常是导热更好的Si₃N₄)焊接,结合强度更高,可靠性更好,特别适用于要求苛刻的SiC模块。

    • 问题: 传统的铝线键合是可靠性薄弱点,长期热循环下易疲劳断裂;寄生电感也较高。

3. 先进封装与互连技术 (解决传统封装的痛点,尤其适用于高频高速的SiC和GaN)

这些技术旨在减少或消除引线键合,降低寄生电感和电阻,提升散热性能和功率密度。

  • 芯片贴装技术:

    • 烧结 (Sintering): 使用纳米银烧结膏等材料,在高温高压下将芯片直接烧结在基板上。相比传统软钎焊(焊锡),烧结层具有接近铜的导热率(~240 W/mK)和更高的熔点(>960°C),极大地改善了散热能力和高温可靠性。已成为高性能SiC模块的标配。

  • 互连技术:

    • 柔性PCB互连: 使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箔替代键合线,电感更低,可靠性更高。

    • 金属夹互连 (Cu Clip Bonding): 用一个预成型的铜片(Clip)同时连接多个芯片的源极/发射极,大幅减少键合线数量,降低寄生电感和电阻。常见于分立器件(如TOLL封装)和模块中。

    • 双面烧结 (Double-Sided Sintering): 芯片上下两面均通过烧结与基板和顶板连接,完全消除了键合线。

    • 铜线键合 (Cu Wire Bonding): 用铜线替代铝线,导电和导热性能更好,但需要更高的键合工艺要求。

    • 引线键合替代技术:

    • 平面互连技术:

  • 封装集成技术:

    • 扇出型封装 (Fan-Out): 源自消费电子芯片封装,可将多个芯片(如GaN FET、驱动器和无源器件)集成在一个封装体内,实现极高的功率密度和极小的寄生参数,非常适合高频、紧凑的GaN应用。

    • 嵌入式封装 (Embedded): 将功率芯片嵌入到PCB层压板中,实现超薄、高集成的解决方案。

4. 封装材料演进

  • 基板: 从Al₂O₃ → AlN → Si₃N₄ (AMB),导热能力不断提升。

  • 衬底: 从PCB → DBC → AMB,满足更高功率和绝缘要求。

  • 封装外壳: 从塑料环氧树脂 → 高性能工程塑料 → 陶瓷金属密封,满足高温、高湿、高可靠性需求。

  • 灌封胶: 从硅凝胶 → 环氧树脂,提供更好的机械保护和绝缘。


image.png

第二部分:市场核心应用情况分析

三种材料因其物理特性的不同,在其优势领域形成了互补和替代关系。

器件类型核心优势主要封装形式市场核心应用领域市场现状与趋势
硅 (Si)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性高TO、DIP、传统功率模块1. 工业控制 (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市场基本盘巨大,仍是主流。 在中低压、成本敏感型应用中占据统治地位。正受到SiC和GaN的侵蚀,但在许多领域因其极高的性价比而难以被完全替代。
2. 消费电子 (家电、手机充电器)
3. 汽车 (车身电子、低压领域)
4. 发电与输电 (传统晶闸管/IGBT应用)
碳化硅 (SiC)高压、高温、高效率先进封装模块 (烧结、AMB基板、Cu Clip)1. 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 (核心增长引擎,提升续航,降低电池成本)高速增长的高端市场。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爆发,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其高压优势在800V平台中至关重要。虽然成本仍高于Si,但系统级的效率提升和空间节省抵消了成本压力。
(禁带宽、热导率高)TO-247 (分立器件)2. 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OBC) / DC-DC


3. 充电桩 / 充电站 (尤其是大功率直流快充桩)


4. 光伏 / 储能 逆变器


5. 轨道交通 / 智能电网
氮化镓 (GaN)超高频率、高效率分立器件 (QFN, TOLL)1. 消费电子快充 (绝对主导市场,体积小、效率高)高频、高功率密度应用的王者。 在快充市场已迅速普及并成为标配。正从消费电子向数据中心、汽车等更高要求的工业领域渗透。其集成化封装是未来趋势。
(电子迁移率极高)高度集成封装 (Fan-Out, 嵌入式)2. 数据中心 / 通信电源 (服务器PSU,提升功率密度)


3. 射频应用 (5G基站射频功放)


4. 车载激光雷达 (LiDAR)


5. 低功率电机驱动

总结与展望

  1. 材料分工趋于明确: Si 主导成熟、成本敏感型市场;SiC 主导高压、高温、高效率的新能源和工业能源领域;GaN 主导超高频、高功率密度的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三者长期共存并互补。

  2. 封装与芯片协同进化: 对于SiC和GaN,“芯片是基础,封装是关键”。先进的封装技术(如烧结、AMB、Cu Clip、集成封装)是释放宽禁带半导体性能潜力的必要前提。没有先进的封装,SiC和GaN的优势将大打折扣。

  3. 技术趋势:

    • 更高功率密度: 通过三维集成、双面冷却、芯片贴装等技术,在更小体积内处理更大功率。

    • 更低寄生参数: 通过平面互连、集成无源器件等方式,满足高频开关需求,减少开关损耗和电压过冲。

    • 更高可靠性: 采用烧结、AMB等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器件在高温、高功率循环下的寿命。

    • 更高集成度: 将驱动、控制、传感、保护与功率芯片集成,形成“系统级封装(SiP)”,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功率半导体封装工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以适配并充分发挥SiC和GaN的卓越性能,共同推动着交通电动化、能源绿色化和数字世界的高效运行。

功率半导体器件(Si、SiC、GaN)芯片清洗剂介绍:

水基清洗的工艺和设备配置选择对清洗精密器件尤其重要,一旦选定,就会作为一个长期的使用和运行方式。水基清洗剂必须满足清洗、漂洗、干燥的全工艺流程。

污染物有多种,可归纳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污染物接触到环境中的湿气,通电后发生电化学迁移,形成树枝状结构体,造成低电阻通路,破坏了电路板功能。非离子型污染物可穿透PC B 的绝缘层,在PCB板表层下生长枝晶。除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污染物,还有粒状污染物,例如焊料球、焊料槽内的浮点、灰尘、尘埃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焊点质量降低、焊接时焊点拉尖、产生气孔、短路等等多种不良现象。

这么多污染物,到底哪些才是最备受关注的呢?助焊剂或锡膏普遍应用于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中,它们主要由溶剂、润湿剂、树脂、缓蚀剂和活化剂等多种成分,焊后必然存在热改性生成物,这些物质在所有污染物中的占据主导,从产品失效情况来而言,焊后残余物是影响产品质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离子型残留物易引起电迁移使绝缘电阻下降,松香树脂残留物易吸附灰尘或杂质引发接触电阻增大,严重者导致开路失效,因此焊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才能保障电路板的质量。

研发的水基清洗剂配合合适的清洗工艺能为芯片封装前提供洁净的界面条件。

运用自身原创的产品技术,满足芯片封装工艺制程清洗的高难度技术要求,打破国外厂商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为芯片封装材料全面国产自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推荐使用 水基清洗剂产品。

致力于为SMT电子表面贴装清洗、功率电子器件清洗及先进封装清洗提供高品质、高技术、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13691709838)Unibright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二十多年的水基清洗工艺解决方案服务经验,掌握电子制程环保水基清洗核心技术。水基技术产品覆盖从半导体芯片封测到 PCBA 组件终端的清洗应用。是IPC-CH-65B CN《清洗指导》标准的单位。 全系列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具有深厚的技术开发能力,拥有五十多项知识产权、专利,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完整的电子制程清洗产品链的公司。 致力成为芯片、电子精密清洗剂的领先者。以国内自有品牌,以完善的服务体系,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价格优势,为国内企业、机构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和更优质的产品。 的定位不仅是精湛技术产品的提供商,另外更具价值的是能为客户提供可行的材料、工艺、设备综合解决方案,为客户解决各类高端精密电子、芯片封装制程清洗中的难题,理顺工艺,提高良率,成为客户可靠的帮手。

凭借精湛的产品技术水平受邀成为国际电子工业连接协会技术组主席单位,编写全球首部中文版《清洗指导》IPC标准(标准编号:IPC-CH-65B CN)(“Guidelines for Cleaning of Printed Boards and Assemblies”),IPC标准是全球电子行业优先选用标准,是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会员成员。

主营产品包括:集成电路与先进封装清洗材料、电子焊接助焊剂、电子环保清洗设备、电子辅料等。

半导体技术应用节点:FlipChip ;2D/2.5D/3D堆叠集成;COB绑定前清洗;晶圆级封装;高密度SIP焊后清洗;功率电子清洗。

 

 


[图标] 联系我们
[↑]
申请
[x]
*
*
标有 * 的为必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