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

所以领先

客服热线
136-9170-9838
[→] 立即咨询
关闭 [x]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应用

碳化硅在电动汽车与能源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和碳化硅芯片器件清洗剂介绍

👁 1747 Tags:碳化硅芯片清洗剂芯片清洗剂

一、碳化硅在电动汽车与能源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

image.png

(一)碳化硅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凭借高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速度、高热导率等特性,已成为电动汽车(EV)核心功率器件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主驱逆变器、车载充电机(OBC)、DC/DC转换器三大核心部件,直接提升EV的能效、续航及充电速度。

  1. 核心应用场景与性能提升

    • 主驱逆变器:作为EV动力系统的“心脏”,SiC模块替代传统硅基IGBT后,可实现开关频率提升5-10倍(达100kHz以上)、开关损耗降低超75%。在800V高压平台下,SiC电驱系统能效比硅基IGBT系统高3%-5%,综合续航里程提升6%-8%(如理想汽车等一线厂商的800V车型已广泛采用)。

    • 车载充电机(OBC):SiC器件(如MOSFET、二极管)可提高OBC的功率密度与效率,支持双向充电(V2G)。例如,6.6kW SiC OBC相比硅基方案,体积减小30%、效率提升至97%以上,未来将向11kW、22kW高功率方向演进。

    • DC/DC转换器:SiC器件降低了转换器的损耗,提升了电压转换效率,支持EV高低压系统(如电池与辅助电源)的高效能量分配。

  2. 市场渗透率与单车价值

    • 渗透率方面:2023年国内上险乘用车主驱碳化硅模块渗透率约10.7%,其中下半年800V车型(如比亚迪、小鹏等)的SiC渗透率显著提升;海外市场(如特斯拉、大众)的SiC渗透率更高,部分高端车型已实现全SiC配置。

    • 单车价值:SiC功率器件及模块在一辆EV中的价值约1500-2000美元(覆盖主驱逆变器、电动压缩机、OBC等),占EV功率半导体总成本的40%以上。

(二)碳化硅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现状

除电动汽车外,碳化硅已向光伏、储能、电网、数据中心等能源领域拓展,核心价值在于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小设备体积、降低系统成本。

  1. 光伏逆变器:SiC器件(如MOSFET、IGBT)可支持光伏逆变器实现高频化(>20kHz)、高功率密度(>30kW/L),减少电感、电容等被动器件的使用,系统成本降低10%-15%。例如,阳光电源、华为的新一代光伏逆变器已采用SiC技术,效率提升至99%以上。

  2. 储能系统:SiC DC/DC转换器可提高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支持高电压(800V以上)、大电流应用,适用于户用、工商用及电网级储能(如特斯拉Powerpack)。

  3. 电网与数据中心:SiC器件用于电网换流站(如柔性直流输电)可降低损耗,提升电网稳定性;数据中心的电源模块采用SiC后,效率提升至98%以上,减少散热需求。

(三)碳化硅产业市场规模现状

  • 全球市场:根据Yole预测,2022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为17.94亿美元,2028年将增至89.0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31%。

  • 电动汽车驱动:EV是SiC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约60%(2023年数据)。预计2027年全球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超100亿美元,其中EV领域贡献约70%。

  • 国内市场:三安光电、天岳先进等国内企业已实现SiC全产业链布局(长晶、衬底、外延、器件),2023年国内SiC衬底产量约10万片(6英寸),良率提升至80%以上。

二、碳化硅电动汽车与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动汽车领域:渗透率提升与技术升级

  1. 中低端车型渗透:随着SiC成本下降(预计2025年SiC器件成本将比2023年降低30%),中低端EV(售价20万元以下)将逐步采用SiC功率器件,渗透率从当前的10%提升至2027年的30%以上。

  2. 800V高压平台普及:800V高压系统是EV未来的主流方向,SiC器件(如8英寸衬底)可支持更高的电压与功率,实现**10分钟充至80%**的超快充电(如小鹏G6、比亚迪仰望U8)。

  3. 模块集成化:SiC模块将向**多芯片模块(MCM)、智能功率模块(IPM)**方向发展,集成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提高系统可靠性与集成度。

(二)能源领域:应用场景拓展与系统融合

  1. 光伏+储能+EV协同:SiC技术将支持“光伏-储能-EV”一体化系统,例如:光伏逆变器通过SiC器件提高效率,储能系统存储多余电量,EV作为移动储能单元(V2G)向电网放电,实现能源的高效循环。

  2. 电网智能化:SiC器件用于电网换流站、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可提高电网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支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接入。

  3. 数据中心高效化:SiC电源模块将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减少能源损耗(预计每兆瓦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电费约50万元),支持“双碳”目标实现。

(三)产业技术趋势:大尺寸衬底与成本下降

  1. 8英寸SiC衬底普及:当前6英寸SiC衬底占主导(约80%),但8英寸衬底因每片晶圆裸片数量增加20%-30%(Wolfspeed数据),可显著降低芯片成本。预计2025年8英寸SiC衬底产能将占全球的30%,国内企业(如三安光电、天岳先进)已实现8英寸样品出货。

  2. 良率提升与规模化生产:随着长晶技术(如PVT法)的进步,SiC衬底良率将从当前的80%提升至2027年的90%,规模化生产(如Wolfspeed的北卡罗来纳州SiC工厂)将进一步降低成本。

(四)企业布局趋势:全产业链整合与合作

  • 国际大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Wolfspeed等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从衬底到器件)提高竞争力,例如意法半导体与三安光电合作建设8英寸SiC外延/芯片厂。

  • 国内企业:三安光电、理想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专注SiC模块研发;天岳先进与宁德时代合作,供应SiC衬底。这种“终端客户+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模式,将加速SiC技术的市场化应用。

三、结论与展望

碳化硅作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材料”,其在电动汽车与能源领域的应用正从“高端尝鲜”向“规模化普及”过渡。未来,随着8英寸衬底普及、成本下降、技术升级,SiC将成为EV与能源系统的“标配”,推动电动汽车续航提升、充电加速,以及能源系统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对于企业而言,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终端合作是关键竞争力;对于行业而言,SiC的普及将加速“双碳”目标实现,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碳化硅芯片清洗剂选择:

水基清洗的工艺和设备配置选择对清洗精密器件尤其重要,一旦选定,就会作为一个长期的使用和运行方式。水基清洗剂必须满足清洗、漂洗、干燥的全工艺流程。

污染物有多种,可归纳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污染物接触到环境中的湿气,通电后发生电化学迁移,形成树枝状结构体,造成低电阻通路,破坏了电路板功能。非离子型污染物可穿透PC B 的绝缘层,在PCB板表层下生长枝晶。除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污染物,还有粒状污染物,例如焊料球、焊料槽内的浮点、灰尘、尘埃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焊点质量降低、焊接时焊点拉尖、产生气孔、短路等等多种不良现象。

这么多污染物,到底哪些才是最备受关注的呢?助焊剂或锡膏普遍应用于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中,它们主要由溶剂、润湿剂、树脂、缓蚀剂和活化剂等多种成分,焊后必然存在热改性生成物,这些物质在所有污染物中的占据主导,从产品失效情况来而言,焊后残余物是影响产品质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离子型残留物易引起电迁移使绝缘电阻下降,松香树脂残留物易吸附灰尘或杂质引发接触电阻增大,严重者导致开路失效,因此焊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才能保障电路板的质量。

研发的水基清洗剂配合合适的清洗工艺能为芯片封装前提供洁净的界面条件。

运用自身原创的产品技术,满足芯片封装工艺制程清洗的高难度技术要求,打破国外厂商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为芯片封装材料全面国产自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推荐使用 水基清洗剂产品。


[图标] 联系我们
[↑]
申请
[x]
*
*
标有 * 的为必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