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

所以领先

客服热线
136-9170-9838
[→] 立即咨询
关闭 [x]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应用

封装技术在5G应用中扮演了核心支撑角色

👁 1888 Tags:Chiplet技术Chiplet芯粒清洗芯粒先进芯片封装

半导体封装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复杂的细分市场和多样化技术体系。根据材料、工艺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别,并重点解析主流技术:

image.png

一、按封装工艺结构分类

  1. 引线框架封装

    • 主流技术:DIP(双列直插式)、SOP(小外形封装)、QFP(四边扁平封装)

    • 特点:采用金属引线框架作为基板,成本低但布线密度受限。例如SOP封装多用于MOSFET等功率器件,QFP适合高引脚数逻辑芯片。

  2. 基板封装

    • 主流技术:BGA(球栅阵列)、LGA(平面网格阵列)

    • 特点:使用多层布线基板,支持高密度I/O(1000+引脚)和高频信号传输。BGA通过底部焊球连接,占据消费电子和服务器芯片的主流地位。

  3. 晶圆级封装(WLCSP)

    • 技术分支:扇入型(Fan-In)和扇出型(Fan-Out)

    • 特点:直接在晶圆上完成封装,尺寸接近裸片,适用于移动设备传感器和射频芯片。扇出型可突破芯片尺寸限制,实现异构集成。

二、按技术代际分类

  1. 传统封装

    • 代表技术:DIP、SOP、QFP

    • 应用:占全球封装产能的60%以上,主要用于中低端消费电子和分立器件。

  2. 先进封装

    • 倒装芯片(FC):通过凸点(Bump)直接连接芯片与基板,提升散热和电性能,应用于CPU、GPU等高性能芯片。

    • 2.5D/3D封装:采用硅通孔(TSV)和中介层技术实现芯片堆叠,如HBM显存和AI加速芯片,带宽提升5-10倍。

    • 系统级封装(SiP):集成多个芯片于单一封装,用于TWS耳机和可穿戴设备,缩短布线距离30%以上。

    • 核心工艺:

三、按材料体系分类

  1. 塑料封装(占比90%)

    • 材料:环氧模塑料(EMC)

    • 优势:成本低( 0.01 0.01−0.1/unit),适用于消费类芯片。

  2. 陶瓷封装

    • 技术:LTCC(低温共烧陶瓷)、HTCC(高温共烧陶瓷)

    • 应用:航空航天和汽车电子领域,耐温范围-55℃~200℃。

  3. 金属封装

    • 结构:TO系列(如TO-220)

    • 场景:大功率器件散热,热阻低于1℃/W。

四、主流封装技术性能对比

技术 引脚密度 典型间距 热性能 应用领域
QFN 100-200 0.4mm 中等(θJA≈40℃/W) 电源管理、汽车电子
BGA 500-2000 0.8mm 优(θJA≈20℃/W) PC/服务器CPU
Fan-Out WLCSP 无引脚 0.2mm 良(θJA≈30℃/W) 手机射频前端模块
3D TSV 1000+ 50μm 挑战性 HBM显存、AI芯片

五、技术发展趋势

  1. 异质集成:通过RDL(再布线层)和混合键合实现不同工艺节点的芯片集成,提升系统能效。

  2. Chiplet技术:将大芯片拆分为模块化小芯片,采用先进封装重组,良率提升20%-30%。

  3. 环保材料:无铅焊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占比预计2025年达35%,降低碳足迹。

当前市场份额显示,FC和BGA占先进封装产值的65%以上,而WLCSP在移动设备渗透率超80%。随着AI和5G需求爆发,2.5D/3D封装年复合增长率达24%,成为技术竞争焦点。



[图标] 联系我们
[↑]
申请
[x]
*
*
标有 * 的为必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