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
所以领先
关于国产IGBT模块的分类、工艺封装路径、市场核心应用及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被誉为电力电子装置的“CPU”。其国产化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供应链安全和产业竞争力。
国产IGBT模块的分类与国际主流标准一致,主要依据电压等级和封装形式进行划分。
1. 按电压等级分类:
这是最核心的分类方式,直接决定了其应用场景。
低压IGBT (600V及以下):主要用于家电、小功率变频器等领域,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竞争激烈。
中压IGBT (650V - 1700V):这是目前市场需求最大、国产替代进展最快的领域。
650V/750V: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小型电动汽车。
1200V:应用最广泛的电压等级,覆盖工业变频器、新能源车电控系统、光伏/风电逆变器、充电桩等。
1700V: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中大功率工业传动。
高压IGBT (3300V及以上):
3300V/4500V:应用于轨道交通(机车牵引)、高压变频器、智能电网。
6500V及以上:用于电力传输、轨道交通等极端高压领域。此领域技术门槛最高,目前主要由英飞凌、三菱等国外巨头垄断,国产厂商(如中车时代电气)已实现突破并开始批量应用。
2. 按封装形式和拓扑结构分类:
按封装:
工业标准模块:如常见的半桥、全桥、PIM(功率集成模块)、六单元/七单元模块等。这是市场的主流。
特殊封装模块: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级模块(要求更高可靠性、功率循环和热循环能力)、智能功率模块(IPM)(将IGBT芯片、驱动电路、保护电路集成一体)、塑封模块等。
按拓扑:
单管封装:主要用于小功率场合。
半桥模块:最常见的结构。
全桥模块:
Boost/PIM模块:将整流桥、制动单元和逆变单元集成在一起,常用于变频空调、变频器等。
逆导/逆阻模块:更先进的拓扑,可减小系统体积和成本。
国产IGBT的发展遵循着一条从“封装代工”到“芯片设计”再到“全产业链自主”的清晰技术路径。
1. 芯片技术(核心):
晶圆工艺:从传统的Planar(平面栅) 技术,全面过渡到Trench Field Stop(沟槽栅场截止) 技术。这是当前1200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主流技术,能显著降低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
微沟槽(Micro Pattern Trench)技术:这是最新的发展趋势(如英飞凌的第七代技术),通过优化沟槽结构,进一步降低损耗和体积。国内领先厂商(如斯达半导、中车时代电气)已跟进研发并取得突破。
晶圆类型:从外延片(EPI)向薄片加工(Field Stop层) 技术发展,对晶圆减薄和背面工艺要求极高。
2. 封装技术(保证可靠性的关键):
封装技术是决定模块功率密度、散热能力和寿命的关键。国产封装技术正从传统向先进演进。
传统焊接式封装:
采用芯片焊接(Die Attach)→ 铝线键合(Wire Bonding) 的经典工艺。
劣势:铝线键合点易疲劳断裂,成为长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热阻较大。
先进封装技术(国产重点突破方向):
铜线键合/铝带键合:替代铝线,提高载流能力和抗疲劳性能。
银烧结(Silver Sintering):替代传统焊料,将芯片贴片,大幅提高连接层的导热性和耐高温性,显著延长寿命。已成为汽车级模块的标配工艺。
双面冷却(Dual Side Cooling):在模块上下两面均设计散热通道,散热效率提升50%以上,是实现高功率密度的关键。
无键合线/平面互连技术:如SKiN(英飞凌)、Press Pack 等,彻底消除键合线,可靠性最高。国内厂商处于研发追赶阶段。
塑封技术:采用环氧树脂模塑代替传统的陶瓷基板与硅凝胶,具有更优的成本、防潮性和抗腐蚀能力,适合对成本敏感的工业及消费领域。
国产化路径:早期通过购买国外芯片进行封装测试(Fabless+封测)进入市场,逐步积累技术和客户。目前头部厂商均已实现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代工或自建产线)→先进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IDM模式或虚拟IDM模式)。
国产IGBT的崛起与下游应用的爆发紧密相关,其市场渗透率因应用领域而异。
1. 新能源汽车(最大单一市场 & 增长引擎)
应用:电控系统(主逆变器)、车载充电机(OBC)、直流变换器(DC-DC)。
要求: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高结温工作能力。
国产情况:渗透率迅速提升。比亚迪半导体(自供为主)、斯达半导、中车时代电气、士兰微等已在国内众多主流车厂(如比亚迪、广汽、蔚来、小鹏等)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市场份额已超过50%。但在最顶尖的800V高压平台车型上,仍部分采用进口品牌。
2. 光伏/储能(国产替代主战场)
应用:光伏逆变器(组串式和集中式)、储能变流器(PCS)。
要求:高性价比、高可靠性、长寿命。
国产情况:替代率非常高。华为、阳光电源等全球光伏逆变器巨头大量采用国产IGBT(如斯达、宏微、新洁能等),推动了国产器件的快速验证和上量。在此领域,国产厂商已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3. 工业控制(基本盘市场)
应用: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工业电源、电焊机等。
要求:稳定、耐用、宽温度范围工作。
国产情况:中低端市场已基本国产化,竞争激烈。高端大功率变频器市场仍由英飞凌、三菱等占据,但国产厂商正凭借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优势逐步渗透。
4. 轨道交通(技术高地)
应用:机车牵引变流器。
要求:超高电压、超大电流、极端可靠性。
国产情况:中车时代电气一家独大,依托中国中车的内部需求,已完全实现高压IGBT(3300V-6500V)的自主化,打破了国外垄断,是国产IGBT技术实力的最高体现。
5. 智能家电 & 消费电子
应用:变频空调、变频冰箱、洗衣机等。
要求:低成本、高性价比。
国产情况:完全国产化。华润微、士兰微、新洁能等厂商供应了大量IPM和分立器件,市场成熟。
1. 现状总结:
优势:巨大的本土市场需求拉动;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头部企业已突破技术门槛,实现中压领域规模化量产;在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上具有明显优势。
挑战:高端芯片性能(如第7代微沟槽技术)与国外顶尖水平仍有差距;晶圆制造产能和良率仍需提升;关键材料(如高端IGBT硅片、基板)依赖进口;车规级认证和品牌信任度需要时间积累。
2.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层面:向更小尺寸、更低损耗、更高工作结温发展。追赶微沟槽技术、逆导型RC-IGBT、碳化硅(SiC)复合封装等前沿技术。先进封装(双面散热、银烧结)将成为标配。
模式层面:IDM模式将成为头部企业的必然选择,以加强对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全流程的掌控,保障产能和品质。
市场层面:替代进程将从中低端向高端(800V平台、高端工业)延伸;从替换设计向原始设计延伸。与国际巨头的全面竞争即将到来。
产能层面:随着多家厂商的12英寸晶圆产线投产,产能将大幅释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成本,进一步扩大国产优势。
总而言之,国产IGBT产业已经走出了“从无到有”的阶段,正在经历“从有到强”的深刻变革,在多个关键应用领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并逐步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迈进。
水基清洗的工艺和设备配置选择对清洗精密器件尤其重要,一旦选定,就会作为一个长期的使用和运行方式。水基清洗剂必须满足清洗、漂洗、干燥的全工艺流程。
污染物有多种,可归纳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污染物接触到环境中的湿气,通电后发生电化学迁移,形成树枝状结构体,造成低电阻通路,破坏了电路板功能。非离子型污染物可穿透PC B 的绝缘层,在PCB板表层下生长枝晶。除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污染物,还有粒状污染物,例如焊料球、焊料槽内的浮点、灰尘、尘埃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焊点质量降低、焊接时焊点拉尖、产生气孔、短路等等多种不良现象。
这么多污染物,到底哪些才是最备受关注的呢?助焊剂或锡膏普遍应用于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中,它们主要由溶剂、润湿剂、树脂、缓蚀剂和活化剂等多种成分,焊后必然存在热改性生成物,这些物质在所有污染物中的占据主导,从产品失效情况来而言,焊后残余物是影响产品质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离子型残留物易引起电迁移使绝缘电阻下降,松香树脂残留物易吸附灰尘或杂质引发接触电阻增大,严重者导致开路失效,因此焊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才能保障电路板的质量。
研发的水基清洗剂配合合适的清洗工艺能为芯片封装前提供洁净的界面条件。
运用自身原创的产品技术,满足芯片封装工艺制程清洗的高难度技术要求,打破国外厂商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为芯片封装材料全面国产自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推荐使用 水基清洗剂产品。
致力于为SMT电子表面贴装清洗、功率电子器件清洗及先进封装清洗提供高品质、高技术、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13691709838)Unibright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二十多年的水基清洗工艺解决方案服务经验,掌握电子制程环保水基清洗核心技术。水基技术产品覆盖从半导体芯片封测到 PCBA 组件终端的清洗应用。是IPC-CH-65B CN《清洗指导》标准的单位。 全系列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具有深厚的技术开发能力,拥有五十多项知识产权、专利,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完整的电子制程清洗产品链的公司。 致力成为芯片、电子精密清洗剂的领先者。以国内自有品牌,以完善的服务体系,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价格优势,为国内企业、机构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和更优质的产品。 的定位不仅是精湛技术产品的提供商,另外更具价值的是能为客户提供可行的材料、工艺、设备综合解决方案,为客户解决各类高端精密电子、芯片封装制程清洗中的难题,理顺工艺,提高良率,成为客户可靠的帮手。
凭借精湛的产品技术水平受邀成为国际电子工业连接协会技术组主席单位,编写全球首部中文版《清洗指导》IPC标准(标准编号:IPC-CH-65B CN)(“Guidelines for Cleaning of Printed Boards and Assemblies”),IPC标准是全球电子行业优先选用标准,是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会员成员。
主营产品包括:集成电路与先进封装清洗材料、电子焊接助焊剂、电子环保清洗设备、电子辅料等。
半导体技术应用节点:FlipChip ;2D/2.5D/3D堆叠集成;COB绑定前清洗;晶圆级封装;高密度SIP焊后清洗;功率电子清洗。